Friday, May 28, 2010

【好文章分享】 李伟文〈教育是一种“用心但不要太用力”的艺术〉

最近日本有一本畅销书,书名是《一亿人总忧郁》。的确,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,当世界变成平的,除了每个人的工作压力大之外,父母们也深深感叹:我们的孩子未来必须和全世界的孩子竞争,究竟要让孩子学些什么,才会有竞争力?

父母费尽心思为孩子安排一切;但是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了,没有人知道未来什么行业最安稳,而且家长的安排若不符合孩子的兴趣,即使有好工作也不快乐。

父母往往以自己过往的经验来设想未来,拿自己十年二十年前的教育与学习经验来教现在的孩子,然后期待他们面对十年二十年后的世界,这么长的时间差距,在变化迅速的现代,形成了家长愈用力,反而离目标愈遥远的处境。英国近代史大师霍布斯邦曾经说:“人类若想有一个看得清楚的未来,不会靠延续过去或现在来达成。”

爱因斯坦在几十年前也这么提醒:“人类需要全新的思考方式,才能存活下去。”因此,家长必须谦虚的与孩子一起重新思考怎么学习,并且培养终身主动的学习态度。

十多年前,在双胞胎女儿出生的那一年,我与一群朋友成立了“荒野保护协会”,在为台湾环境奔走之余,也深深体会到,保护环境最有效益的方法,就是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。因此,除了从周遭的伙伴身上学习之外,我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细心的观察、思索。

我觉得父母可以在三种学习领域协助孩子。第一是“生命教育的学习”,包括价值观、生活态度及健全人格的养成。学习最重要与最基础的核心,其实就是寻找自我意义的过程,找出属于自己的路,勇敢追寻梦想。所谓生命教育,就是寻找人与自己、人与他人,以及人与环境的适当关系。

第二种领域就是“具体能力的培养,以及职业生涯的规画”。在我们过去成长的年代里,大家认知的学习大概就是知识的记忆,但是未来世界已从资讯时代转变成以创意、整合及同理心为主轴的“理念时代”,知识不再具有主导的力量。因此,如何透过各种方法与工具,累积孩子带得走的能力,包括主动学习、自我管理、忍受挫折、批判思考、人际沟通等能力,或者对未来工作的选择与准备,家长都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学习。

第三种领域是「学校考试项目的准备」。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业成绩,甚至学历,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幸福并不重要,但是也要务实的了解,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是在生活环境中形塑出来的,老师、同学的眼光,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。我们不能去对抗整个社会与环境的价值观。因此,如何协助孩子应付考试,也是不可轻忽的教养过程。

理想上,我们期望孩子同时具有以上三种领域的能力,但我发现,对许多孩子而言,这三个领域似乎彼此独立,没有关联性。在以后每个星期的专栏里,我会就这三个领域分享心得,与大家一起讨论。虽然教育是一种有方法、步骤,可以操作、检视效果的科学,但是对于家庭来说,教养是一种艺术,因为孩子就像小鸟,握得太松就容易飞走;握得太紧就容易窒息。

在真实的生活情境里,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可以完全控制的科学流程,它是一种经过设计的“放任”。换句话说,可以事先设计与安排适当的情境或环境,引导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的发展。

教育是一种“用心但不要太用力”的艺术。

**本文转载自国语日报2009/9/10 家庭版
http://www.mdnkids.com/family_edition/
**本网页各连结标题及连结内容归原权利人所有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